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> 聚焦 >  >> 
乡村振兴路上的农民之“愿”
来源:张家口新闻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01 10:27:42

家庭工厂里机器鸣响、千里沃野上农机具穿梭,浓浓的生产氛围,让春日的张垣大地充满了生机活力。走在乡村振兴大路上,广大农民朋友有哪些新的愿望,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和期盼。

搭上乡旅游快车的李玉清——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喜:村里建起露营基地

盼:旅游收入能翻番

紧邻桑干河景区的宣化区王家湾乡李家湾村,依山傍水,风光秀美。“五一”假期,宣化区第一届露营文化节在这里拉开帷幕,李家湾村狼窝露营基地迎来了今年第一波游客。

“听说村里要建露营基地,把我激动坏了。”回忆起去年村里建露营基地的情景,村民李玉清说。狼窝露营基地在李家湾村东侧,紧邻桑干河,距离李玉清家仅200多米。为了把思路变成现实,宣化区城管局驻村第一书记杨轩邀请各方专家多次实地考察,统筹工作队资金3.6万元用于露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。基地在建的那段时间,李玉清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看看进度。

今年57岁的李玉清种了20多亩地,养了20多只羊,农闲的时候打些零工,他和妻子靠务农支撑着一家六口人的生活。露营基地建成后,李玉清购置了两个天幕帐篷。2022年7月,露营基地正式开营,每周接待游客2000人以上,项目运营至今已经为村集体增收3.5万元,李玉清通过出租帐篷、售卖农副产品也增收3000元。

今年,村里又投资200万元新建了民宿、采摘、水上皮划艇、房车露营、儿童乐园等配套设施。“驻村工作队带着大伙儿一起干,希望今年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。”谈到今年的期盼,李玉清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

开农家院的胡强——

喜:“四好农村路”修到家门口

盼:更多游客做客农家院

4月29日,赤城县三道川乡黑龙山村村民胡强一早就开始打理自家的农家院,为入住的客人准备食材。“现在已经接了几个团队的订单,这个假期够忙啦。”胡强说。

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数量的增加,得益于赤城县2021年整修完毕的一条乡村公路。胡强说,这之前,连卖鸡蛋的小商贩都不愿意来村里。“冬天冰窟窿,夏天是泥坑”,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这段路崎岖、难走的场景。这条乡村公路全长15.2公里,从白草镇到三道川乡。改建好的“四好农村路”令村民称赞不已:“路宽了、平了,走在新建的大路上,心情更好,日子更有奔头!”之后,三道川乡沿着这条路谋划打造了达志营村、三道川村、碾子沟村、波浪湾自然村精品旅游线路,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。

今年,三道川乡山神庙村到沽源县边界6.8公里的农村路被列入整修计划,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工。看着轰隆隆作响的机器,胡强笑开了花。“这条路修好后,从沽源旅游过来的游客会增多,我的农家院客人就更多了。”胡强说。

等回迁房的孟繁荣——

喜:易地扶贫搬迁新房将完工

盼:在家门口打工挣钱

4月28日,张北县油篓沟镇义合美沟村易地搬迁项目施工现场,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,项目建设施工正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
听说工程开工了,村民孟繁荣特意骑电动车从5公里外的租住房回到村里。“我想赶回来看看新房的进展。”孟繁荣说的新房,就是义合美新民居,位于张北县城东5公里,紧邻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和“空心村”治理最大的集中安置区——义合美新城。据了解,义合美沟村从2017年开始启动易地搬迁工作,一期建设6栋住宅楼,已搬迁297户684人。目前正在加紧施工的二期预计9月底完工,其中就有孟繁荣的新房。孟繁荣是村里最后一批拆迁的村民,住进新房的亲戚家客厅宽敞明亮,厨房、卫浴、冰箱、彩电一应俱全,每次去都令他羡慕不已。“一想到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楼房,我打心眼里高兴。”孟繁荣说。

为了让群众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,义合美沟村内及周边先后建设了特色西瓜产业园、电商扶贫微工厂、芽苗菜厂、鲜切蔬菜加工基地、智能化脱毒马铃薯储藏库、服装加工产业园等乡村振兴项目,方便了村民就近就业。这次回村,孟繁荣刚好碰到了市政府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谢艳盛。谢艳盛告诉他,今年,村里将种植中药红花、凤仙花,谋划大棚及马铃薯仓储窖建设等项目。“这么多机会,等着搬回楼房,守着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。”孟繁荣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
在大棚打工的郭有贵——

喜:打工收入达到3000元

盼:富农产业发展越来越好

万全区膳房堡乡窑儿沟村的香菇大棚里,一排排菌袋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,场面十分壮观。一颗颗小伞般的香菇长在菌袋上,个头饱满,肉质厚实,闻起来菌香扑鼻,67岁的村民郭有贵正忙着采摘香菇。

郭有贵是窑儿沟村民,去年,他就在香菇大棚工作。从4月份到10月底,平均每个月收入3000多元。之前靠务农为生的郭有贵今年将自家的10亩地出租,自己则一心投入到香菇大棚里。在窑儿沟村,像郭有贵一样的村民有很多,20多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务工。

窑儿沟村的香菇大棚建于2020年,由村民自筹资金建设香菇棚3个,之后规模不断扩大。目前,香菇产业基地占地20亩,现有出菇棚17个,发菌棚2个,烘干棚1个,冷藏室4间,初加工车间1间,年产香菇15万公斤左右,可实现年产值70万元。如今,香菇产业已经成为窑儿沟村乡村振兴的一张崭新名片。

看着刚刚收获的香菇,郭有贵有了新的期盼,他希望今年香菇产量更高,卖得更好,自己的收入更多。(河山新闻记者 吕慧 通讯员 杨慧 李旭婷 郭睿昂)

编辑:张寒冰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